央視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2015年元旦推出
發布時間:2014/12/31 11:58:43央視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2015年元旦推出
由中宣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中央電視臺組織拍攝的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將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推出。該片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為主旨,通過梳理中國傳統村落世代遵循的行為道德規范和傳承千年的家風家規,講述傳統村落的文明故事,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基因,感染和激勵當代社會始終堅持和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元旦開始,《記住鄉愁》系列節目將安排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每晚黃金時間(20點)首播,采取季播方式,第一季從1月1日至3月4日播出60集。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將進行重播,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將精選其中部分節目進行展播,之后全國各省級衛視及地面頻道也將安排播出。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歷史文化的傳承,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并強調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深刻闡述了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的中國夢。準確把握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和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增強文化自信,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在中宣部等部委的直接推動和大力支持下,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于2014年6月正式啟動,目前該片已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傳承工程和歷史文化紀錄片工程重點項目。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共投入40個攝制組奔赴全國各地采訪拍攝,福建、山東、江蘇、四川、山西、廣西、貴州、江西、河南、湖北等10個省區宣傳部和電視臺也組織專門力量參與部分節目的攝制。
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以“關注古老村落狀態,講述中國鄉土故事,重溫世代相傳祖訓,尋找傳統文化基因”為宗旨,節目將展現傳統村落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獨具特色的鄉土之物、深沉豐厚的文化積淀,梳理傳統村落的歷史發展脈絡,通過傳承千百年的村規民約、家風祖訓,找尋、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中國現有村莊約60萬個,其中古村落約有5000個,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界定為傳統村落的有1561個。這些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時期,有的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部分村落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將從中選取100個以上的傳統村落進行拍攝,采取紀實手法,實地走訪,真實記錄,一集一村落、一村一傳奇,圍繞“忠孝勤儉廉,仁義禮智信”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傳統村落的千百年傳承,講述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古今故事。拍攝的傳統村落有傳承誠信為本、誠實待人村風的重慶黔江區濯水村、山西晉中靜升村;有秉持積善成德、助人為樂精神的江西贛州白鷺村、廣東潮州文里村;有倡導鄰里和睦、守望相助的遼寧阜新查干哈達村、湖南益陽張谷英村;有敬畏自然、崇尚環保的江蘇蘇州明月灣村、貴州從江岜沙村……每集節目通過記錄傳統村落村民的發展狀況和生活狀況,展現優秀傳統文化在民間的延續和發揚,探尋古老文明以怎樣的形式“活”在當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今社會人們的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能夠加深社會各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培養人們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
此外,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于2014年8月1日至9月15日還舉辦了主題歌歌詞全球征集活動,共收到來自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件來稿,經過評委會層層篩選,最終評選出《永遠的鄉愁》、《生根的地方》等30首作品入圍。這30首作品被錄制成電視朗誦短片,已陸續安排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展播,還將從中選取12首作品譜曲后在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節目中播出。


